隨著物聯網的出現,制造業的數字化(工業4.0),傳統的傳感器已經不能滿足數字化時代的發展,它要求傳感器除了具備自檢、自測、自補償的功能之外,還需要具備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穩定性、多功能化以及一定的數據處理能力等功能。
如今,在數字化的轉型下,現代智能傳感器在各個行業中加以應用,譬如汽車、照相機、智能手機和支持物聯網工廠機器,他們也僅僅是眾多傳感器中的幾類應用市場。智能傳感器的市場在不斷變化,其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也存在著各方面的驅動因素推動增長。
什么是智能傳感器?
傳感器就是檢測、測量或指示任何特定物理量(如光、熱、運動、水分、壓力或類似實體)的設備,通過將其轉換為任何其他形式,主要是電脈沖。而智能或者智能傳感器則涵蓋了技術和功能方面的內容,這主要與傳感器的演變和歷史息息相關。目前,國際科技界尚未對“智能傳感器”有統一的、確切的定義。不過,德勤認為,智能傳感器是先進的平臺,具有微處理器、存儲、診斷和連接工具等板載技術,可將傳統的反饋信號轉化為真正的數字洞察。
“智能傳感器”一詞最早是由美國宇航局在研發宇宙飛船過程中提出來,并于1979年形成產品。2009年的時候,國際頻率傳感器協會(IFSA)對來自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幾名人士進行調查,以定義智能傳感器。在1980年代轉向數字信號并在1990年代加入大量新技術之后,大多數傳感器都被稱為智能傳感器。
據了解,20世紀90年代之時,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出現了“無處不在的計算”的概念,特別是嵌入式計算的進步。到了中期的時候,數字電子和無線技術在傳感器模塊中的開發和實施更是不斷發展,因此除了傳感等之外,發送數據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到如今甚是如此。
所以說,智能傳感器不僅僅包括基礎傳感器,還包括國際頻率傳感器協會調查中所稱的德勤的“傳感元件”以及相應的特性和技術。智能傳感器是集成了傳感器、致動器與電子電路的智能器件,或是集成了傳感元件和微處理器,并具有監測與處理功能的器件。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輸出數字信號,便于后續計算處理。
豐富多樣的傳感器
為滿足不同領域、不同場景下的應用需求,傳感器的類別非常多樣化。下表是橫河電機公司列出對每種檢測信號常見的共同特性進行的分類。例如,機械傳感器包括壓力、振動和速度(速度)傳感器等;熱傳感器包括溫度傳感器、熱導率傳感器等。從市場角度來看,主要類型的傳感器包括了觸摸傳感器、圖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運動傳感器、位置傳感器、氣體傳感器、光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其中,根據研究,圖像傳感器引領市場,而光傳感器是2020-2027年預測期內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
從目的角度來看,傳感器有時可以使用不同的參數。例如,特定類型的傳感器(例如接近傳感器)可以基于各種特征。而更先進的智能傳感器通常可以同時感知多個屬性。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不同類型的傳感器經常按照行業或者細分市場的功能進行分類。而智能傳感器的重要垂直行業和細分市場包括汽車、消費電子、工業、基礎設施(包括建筑和整體AEC)和醫療保健。
不斷變化的智能傳感器市場
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地發展和成熟,智能傳感器成為了智能系統和物聯網的核心部件,是一切數據采集的入口以及智能感知外界的前端,其重要性在日益凸顯。
根據德勤的數據,全球智能傳感器市場每年以19%的速度增長。
為了能在不斷變化的需求以及更為復雜激烈競爭的技術環境中實現智能傳感器的目標,市場對其研發工作的熱情甚是高漲,傳感器也在朝著更小、更智能、更強大、更便宜的趨勢發展。
據了解,汽車行業仍是傳感器的重要市場;類似智能手機中相機傳感器的消費品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而在工業市場中,被用于良好的網絡物理融合工業轉型項目的傳感器數量也相當大。甚至受新冠疫情大流行影響,智能辦公、智能醫療、建筑環境等所有領域都是智能傳感器龐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智能傳感器市場的真正增長尚未開始。5G即將到來,人們所希望的智能家居應用,物聯網的部署仍然有限,而工業4.0正在緩慢發展,又加上疫情的因素,一些需要尖端傳感器技術的領域需要有更多的投資。
更重要的一點是,傳感器的質量在變好,而它的價格卻一直在下降,這與芯片的下跌密切相關。由于芯片短缺,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了自主生產芯片,從價格上入手,更多的是通過在傳感器平臺中整合更多功能上競爭,以此來獲取更大的利益。
總而言之,傳感器的需求在不斷增長,其市場也在不斷成長,而推動傳感器市場成長的要素主要為:
?物聯網和工業物聯網的日益普及;
?消費電子產品的進步;
?傳感器和傳感器技術本身的進步;
?智能手機中各種傳感器的使用越來越多;
?自動化行業(工業4.0)的強勁需求;
?汽車行業的增長;
?對穿戴式設備的需求增加。
2021年~2027年:
全球傳感器和智能傳感器市場
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報告,到2027年(從2020年起),全球智能傳感器市場將以18.6%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即1436.5億美元。
在報告的公告中,該研究公司指出,為了建設智能城市,在物聯網背景下,汽車行業需求的增加推動了市場的增長。而在整個預測器內可穿戴設備和創新應用在生物醫學行業中的日益普及將會帶來短期機遇。
不過,抑制市場增長的因素之一,就是設備中的集成智能傳感器縮短了這些設備的使用壽命。而且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一些行業不得不停止運營,這導致了汽車、消費電子和工業市場對智能傳感器的需求大幅下降,致使智能傳感器行業的生產和供應鏈被打亂。
其他的一些調查結果:
在2019年已經占據最大份額的圖像傳感器市場(約占全球智能傳感器市場的五分之一)得到工業領域的高度采用有望在2026年占據主導地位。
根據聯合市場研究,預測期內增長的是光傳感器細分市場,主要得益于智能燈和智能開關的需求不斷增加。
從垂直行業的角度來看,汽車行業不僅繼續保持市場份額的領先地位,而且在整個預測期內,其復合年增長率也將達到水平(21.7%)。這主要是因為電動汽車的日益普及,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成為了另一個重要市場。
根據這項研究,全球傳感器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到2022年將達到11.3%,而一個很關鍵的驅動因素就是物聯網。
不過,從傳感器類型角度看,圖像傳感器將見證的市場增長。從技術角度看,微機電系統(MEMS)在2015年占據了45%的市場份額,納米機電系統(NEMS)在預測期內,有望成為增長最快的產品,但MEMS技術仍將保持領先地位。
Allied Market Research預計,隨著數字健康變得越來越重要,醫療保健行業將在2022年之前保持快速增長,復合年增長率為12.6%。在疫情影響之下,情況可能更是如此。